| 曹操(Cao Cao) | |
![]() |
|
| 单位信息 | |
| 发行版本 | 三国 |
| 兵种类型 | 骑兵 |
| 时代 | 帝王时代 |
| 训练信息 | |
| 产地 | 城堡 |
| 成本 | 450 500
|
| 训练时间 | 60秒 |
| 训练限制 | 1 |
| 状态数据 | |
| 生命值 | 475 |
| 自愈率 | 30 |
| 攻击力(近战) | 14 |
| 近战护甲(护甲) | 3 |
| 远程护甲(盾牌) | 3 |
| 护甲类型 | 骑兵、英雄、独特部队 |
| 视野 | 5 |
| 移动速度 | 1.49 |
| 攻击间隔时间 | 2.0 |
| 攻击加成 | +3对射手 |
| 特殊功能 | |
| 光环范围 | 10 |
| 光环效果 | 提升附近单位的攻击速度 |
“魏国的独特骑兵英雄,可提升附近单位的攻击速度”
——游戏内说明书
加成
由于曹操是魏专属部队,所以只显示魏拥有的技术
| 科技收益 | |
| 生命值 |
血统(+20) |
| 攻击力 |
锻造(+1) 铸铁(+1) 鼓风炉(+2) |
| 防御力(近战/远程) |
骑兵鳞甲(+1/+1) 骑兵锁甲(+1/+1) 骑兵钢甲(+1/+2) 明光铠(+4/+0,仅魏) |
| 速度 |
畜牧(+10%) |
| 生产速度 |
征招(+33%) |
历史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曹嵩之子,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丞相、外戚、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东汉末年主要群雄之一,职位为丞相,为汉末实际上的最高掌权者,亦是三国时代曹魏奠基者。其子曹丕建立曹魏,追尊其庙号为太祖,追谥武皇帝
早年与袁绍相处甚厚,袁绍与何进欲尽诛阉宦,引董卓入京。后董卓祸乱朝野,授予曹操为骁骑校尉,想要与曹操共事。曹操更名改姓,东归陈留,聚义兵随多路诸侯一同讨伐董卓。后联盟破碎,曹操自行发展,实力逐渐积累。后董卓伏诛,操讨陶谦,征张绣,灭吕布,败袁术,在中原成功立足。初平三年(192年),据兖州,分化诱降黄巾军三十余万,选取其中精锐组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至许县,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颇为强盛。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击破袁绍大军,并持续向北,克灭袁尚、袁谭,北击乌桓一统北方,实力雄厚,睥睨天下。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丞相。同年发兵南征,刘琮束手,收服荆州。于是曹操决定继续南下,发兵二十余万,自称八十余万,意欲统一南方。然而在赤壁之战中被孙刘联军击败,元气大伤。建安十六年(211年),在渭南之战击破关中联军。建安二十年(215年),取汉中,次年(216年)自魏公进爵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庚子,曹操薨于洛阳,终年六十六岁
曹操于建安年间权倾天下,在世时官至司空、大将军,自任丞相,爵至魏王,谥号武王,汉献帝沦为他的傀儡皇帝,实际上由曹操掌管大权,故而诸葛亮称其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方则称为“奉天子以令不臣”。其被指为人多疑,长久以来以“奸雄”的形象流传于世。但其为人也以礼贤下士而著称。其文笔为人称颂,诗文也流传于世。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失。毛宗岗评《三国演义》称曹操为“三绝”中的“奸绝”

三国
450
500







明光铠(+4/+0,仅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