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窝蜂(Nest of Bees) | ||||
![]() |
||||
训练信息 | ||||
产地 | 攻城武器厂 | |||
成本 | ![]() ![]() |
|||
训练时间 | 40秒 | |||
人口占用 | 3 | |||
状态数据 | ||||
生命值 | - | - | 120 | - |
近战护甲 | - | - | 0 | - |
火焰护甲 | - | - | 0 | - |
远程护甲 | - | - | 85% | - |
移动速度 | 0.81 | |||
单位标签 | 攻城器、火药 | |||
攻击属性 | ||||
攻击力(攻城) | - | - | 6 | - |
多段攻击次数 | 7 | |||
射程 | 7.5 | |||
最小射程 | 3.0 | |||
AOE范围半径 | 1.00 | |||
AOE伤害衰减率 | 100%(近) 70%(中) 40%(远) |
|||
攻击间隔时间 | 6.50 | |||
对[船]加成 | - | - | +4 | - |
对[远程]加成 | - | - | +2 | - |
“创新的野战武器,可发射一连串火箭来破坏防御阵地及成群的敌军部队”
——游戏内说明
简介[回到顶部]
一窝蜂是中国特有的攻城武器,它们对一大群的单位效果很好
一窝蜂是城堡时代(Ⅲ)生产的部队,和所有器械部队一样,它们无法进行任何升级
中国曾经是蒙古帝国的势力范围,因此蒙古人可以在汗国宫殿地标中征召一窝蜂进行使用
虽然一窝蜂属于火药攻城武器,但是一窝蜂错误地不受化学的加成(同为野战用的风琴炮即使没有任何额外伤害,内部数据对其也有加成)
加成[回到顶部]


生命值 |
![]() |
攻击力 |
![]() |
移动速度 |
![]() |
生产时间 |
![]() |
生命值 |
![]() |
攻击力 |
![]() |
移动速度 |
![]() |
生产时间 |
![]() |
更新日志[回到顶部]
内测版本
- v5544补丁后,一窝蜂生命值从500下调为240
- v5544补丁后,一窝蜂攻击力从7下调为6(实际上依旧是7)
- v5544补丁后,一窝蜂单次攻击数量从24下调到8
- v5544补丁后,一窝蜂成本从320木320金下调到300木300金
- v5544补丁后,一窝蜂训练时间从55秒下调到40秒
- v5544补丁后,一窝蜂不再拥有火焰护甲
- 现在化学在时代1就研究完成,所以一窝蜂在城堡时代就接受化学加成变成8
- v8324补丁后,一窝蜂移动速度从2.5(0.62)调整为3.75(0.93)
- v8324补丁后,一窝蜂最小射程从2.5上调到3.0
- v8324补丁后,一窝蜂生命值从240下调到200
- v8324补丁后,一窝蜂训练时间从45秒下调到40秒
- v8324补丁后,一窝蜂基础攻击力从7上调到8(平衡补丁是按照吃化学之后的8上调到10)
- v11009补丁后,攻城器维持阵型的加速速度从原来的100%下调到40%
- v11009补丁后,一窝蜂移动速度从0.94下调到0.81
- v11009补丁后,一窝蜂获得+4对船只伤害
- 第一赛季补丁后,元朝移速加成不再作用于攻城武器
- 第二赛季补丁后,生命值从200下调到140,远程护甲从8上调到20
- 第二赛季补丁后,不再接受火工技术的射程加成
- 第五赛季补丁后,可重复利用炮管科技改名为加装炮管,不再减少一窝蜂的成本,而是增加2次多段攻击次数
- 第五赛季5822测试追加补丁后,加装炮管增加的2次多段攻击次数下调到1次,成本从150木350金上调到200木500金
- 9.2.628补丁后,远程护甲从20上调到了30
- 第七赛季补丁后,一窝蜂生命值从140下调到130
- 第九赛季补丁后,一窝蜂远程护甲下调到0,获得80%远程伤害减免,攻击距离从8下调到7,攻击力从8下调到了6,获得+2对远程加成
- 第九赛季补丁后,加装炮管科技的成本从200木500金上调到400木800金,额外火箭从1上调到了2
- 12.0.2246热修复补丁后,一窝蜂远程防御力从80%提高到85%
- 12.1.2454补丁后,一窝蜂射程从7上调到7.5
朱子遗训:第十赛季补丁后,可以研发加装炮管科技
- 第十赛季补丁后,蜂巢炮生命值从130下调到120,多段攻击次数从8下调到7,加装炮管科技提供的多段攻击次数从2上调到3
- 第十赛季补丁后,长城门楼现在使用类似圣殿骑士团的堡垒巨投的机制,在长城门楼放置两台蜂巢炮实体,而不是使用炮台武器进行攻击
历史[回到顶部]
中国人在中世纪早期发明了火药之后就一直尝试将其运用于战争之中,969年两个宋朝将军就开发出了使用火药管作为推进动力而不是弓发射的新型火箭,这是火箭可以考究到的最早的出处,此后中国人在数百年间一直尝试把火药武器改良得更加致命
一窝蜂(Nest of Bees)是1621年成书的《武备志》里面记载的一种火药武器,它可以被视为是现代多管火箭炮的祖先,炮管呈现六角形,如同蜂巢一般,上百支火箭被装填在炮管内部,通过火药引线进行驱动,发射的时候无数的火箭争相射出,如同蜂群飞掠一般,因而得称
为了提高箭矢的压制能力,火箭一般配合“架火战车”使用,它是一种快速便捷的装载火箭发射器的独轮车,使用时,把多个火箭发射器绑定在车的多个插槽上,使得同时发射的箭矢数量大大增加。火箭武器在宋朝时期广泛用于守城战中,蒙古人在和中原王朝的战争中也学会使用这种武器,蒙古入侵欧洲的匈牙利、波兰战役被视为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在战争中出现火药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