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士(Bushi) | |
![]() |
|
| 单位信息 | |
| 兵种类型 | 远程部队、英雄 |
| 时代 | 古典时代 |
| 训练信息 | |
| 产地 | 警卫室 |
| 成本 |
60
50
2
|
训练时间 |
11秒 |
人口 |
3 |
| 状态数据 | |
生命值 |
80 |
远程伤害 |
7 |
近战减伤 |
15% |
远程减伤 |
25% |
攻城减伤 |
99% |
移动速度 |
4.2 |
| 重量等级 | 4 |
| 视野 | 20 |
攻击间隔 |
1.5 |
射程 |
18 |
| 攻击加成 |
8× |
加成
| 科技收益 | |
| 生命值 |
中级警卫室士兵(+10%) 重装警卫室士兵(+10%) 精锐警卫室士兵(+10%) |
| 自愈能力 |
八面旗帜(+1.5),八幡神独特科技 |
| 视野 |
中级警卫室士兵(+1) 重装警卫室士兵(+1) 精锐警卫室士兵(+1) |
| 攻击力 |
中级警卫室士兵(+10%) 重装警卫室士兵(+15%) 精锐警卫室士兵(+20%) 铜制武器(+10%) 青铜武器(+10%) 铁制武器(+10%) 猎人之力(+10%),建御名方神独特科技 金色风筝(+15%),八幡神独特科技 金色风筝(+250%对神话单位),八幡神独特科技 |
| 射程 |
猎人之力(+1),建御名方神独特科技 |
| 近战脆弱率 |
铜制护甲(-10%) 青铜护甲(-10%) 铁甲(-10%) |
| 远程脆弱率 |
铜盾(-10%) 青铜盾(-10%) 铁盾(-10%) |
| 成本 |
组木(-10%),建御名方神独特科技 |
| 训练速度 |
服役警卫室士兵(-20%) 征召警卫室士兵(-20%) 八面旗帜(-30%),八幡神独特科技 神圣府(-37.5%),大国主独特科技 |
历史
日语中的“bushi”翻译过来就是“战士”,是指代职业日本战士最合适的称呼。这个术语最初用于奈良时代 (公元 710-784 年),比文化上更流行的日本武士概念还要早几个世纪。武士士兵与“武士道”或“武士之道”有关,武士道是日本职业武士的行为准则。武士道规定了武士应遵循的八种美德: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和克已。

60
50
2
训练时间
人口
生命值
远程伤害
近战减伤
远程减伤
攻城减伤
移动速度
攻击间隔
射程
8×
中级警卫室士兵(+10%)
重装警卫室士兵(+10%)
精锐警卫室士兵(+10%)
八面旗帜(+1.5),八幡神独特科技
铜制武器(+10%)
青铜武器(+10%)
铁制武器(+10%)
猎人之力(+10%),建御名方神独特科技
金色风筝(+15%),八幡神独特科技
铜制护甲(-10%)
青铜护甲(-10%)
铁甲(-10%)
铜盾(-10%)
青铜盾(-10%)
铁盾(-10%)
组木(-10%),建御名方神独特科技
服役警卫室士兵(-20%)
征召警卫室士兵(-20%)
神圣府(-37.5%),大国主独特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