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卡扎尔王朝的统治,“伊朗庇佑之地”的鼎鼎大名得以流传于世。面对世界列强的威逼,卡扎尔伊朗傲然挺立,缔造出融汇古今的艺术与建筑遗产,为现代文明刻下独特的波斯烙印。无论以美学服人,还是以武力扬威,为卡扎尔在世界中争得一席之地。
特性
在十八世纪的动荡之中,卡扎尔王朝崛起,引领伊朗走向现代。在其治下,城市繁荣发展,宫殿宏伟壮丽,一场融合古老传统与新兴媒介的艺术复兴蓬勃发展。面对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卡扎尔在与欧洲列强的外交博弈中苦苦周旋。虽然发展的脚步被阻碍,但重塑国族认同的深刻变革被激发,一个崭新的伊朗由此诞生。
凯扬王冠
支持外交行动时+50%
影响力效用。建造天堂花园时+30%
生产力效用。
戈拉姆(Gholām)卡扎尔特色骑兵单位。处于萨达尔的指挥半径中时+5战斗力、+10生命值治疗。无视控制区。
戈拉姆(gholām)源自阿拔斯帝国马穆鲁克的传统,最初是由土耳其奴隶组成的精锐士兵,首次在九世纪萨法尔王朝的历史记载中出现。虽然奴隶制度在几个世纪后的卡扎尔时期被逐步废除,但戈拉姆在19世纪伊朗军队中仍然保持着显赫、受敬重且令人生畏的地位,尤其在担任皇家护卫的职能上更显举足轻重。这支精锐部队被分为两个等级:戈拉姆-沙阿是纯骑兵组成的最高级别,他们在卡扎尔军队中享有最丰厚的薪酬,收入高于普通士兵的六倍以上;而地位次之的戈拉姆-步枪手则能够同时进行骑马和步行作战,配备长枪作为主要武器。
戈拉姆始终保持着伊朗军队中最精英部队的地位,直到1879年被波斯哥萨克旅取代。
萨达尔(Sardār)卡扎尔特色军队指挥官。+1移动力。夷平一座定居点时,若此指挥官位于一个区块上,此定居点每回合将有一个额外的区块被夷平。
早期卡扎尔王朝的军事力量并非常备性质的正规军,而是由在战争爆发时临时组建的非正规军队构成。当冲突来临时,汗王会发布皇家法令(farmān),这一召集令被送达各地方总督和部族领袖手中,他们随即在各自辖区征召士兵,并令其在指定地点集结,为即将开始的军事行动做准备。
汗王身为军队的最高统帅,在他之下的是那些被任命指挥独立军团的指挥官们——他们被授予“萨达尔(sardār)”(意为将军)的头衔。作为卡扎尔王朝军事体系中的最高军衔,这一称号通常仅授予王室成员和宫廷中最显赫的人物,其中就包括后来成为第二任卡扎尔君主的法特赫·阿里,他在担任王储期间就已被授予萨达尔职位。随着阿巴斯·米尔札推行的军事改革,这一传统军衔随后被“萨蒂普(sartip)”所取代。
哀悼堂(Takyeh)+9
幸福值。从文化值建筑和奇观获得+1
影响力相邻加成。卡扎尔特色幸福值建筑。无时代限制。哀悼堂(takyeh)是神圣的哀悼场所,什叶派穆斯林在伊斯兰历的首月穆哈兰姆期间,在此缅怀先知穆罕默德的孙子侯赛因·伊本·阿里。这里同时也是哀悼剧(ta'ziyeh)的演出剧场——哀悼剧作为伊朗传统戏剧艺术,融合了音乐、歌唱、诗歌与精心编排的肢体动作,生动再现宗教典故、历史事件和民间传说。在卡扎尔王朝统治时期,哀悼剧艺术迎来空前繁荣,大量哀悼堂以当时华丽精巧的建筑风格拔地而起;仅德黑兰一地就建有多达50座这样的建筑。
社交咖啡馆(Ghahve Khaneh)+9
食物。从金币建筑和奇观获得+1
幸福值相邻加成。卡扎尔特色食物建筑。无时代限制。咖啡于16世纪漂洋过海来到波斯大地,伴随而来的是“社交咖啡馆(ghahve khaneh)”。这些雅致空间在萨法维王朝时期已经在上层社会中赢得盛誉,而后在卡扎尔王朝统治时期经历了显著的复兴与革新。传统的社交咖啡馆巧妙吸收融合了欧洲咖啡馆文化的精髓,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公共空间,成为思想交流的沃土。在这些文化熔炉中,人们自由地参与高谈阔论、沉浸于棋牌博弈、欣赏音乐演奏、聆听传统说书艺术,甚至在此孕育出了崭新的艺术流派。
波斯园林(Bāq)卡扎尔特色城区。建造方法是将社交咖啡馆和哀悼堂放置在同一个区块中。处于庆典中时,此定居点+10%
文化值和
影响力。bāq,即波斯园林,是古代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庭院的历史性演变。这些园林被精心设计为人间天堂的缩影,融合了严谨的几何布局、精美的建筑元素和经过精心选择的植物组合。波斯园林既有皇家宫殿中的私人花园,也有向公众开放的城市公园。无论何种形式,它们都为人们提供了静思与休憩的理想空间,尤其在城市环境中,成为了难得的清新绿洲。
城市名称
| 德黑兰 Tehran |
伊斯法罕 Isfahan |
设拉子 Shiraz |
大不里士 Tabriz |
马什哈德 Mašhad |
| 卡拉季 Karaj |
赫拉特 Herat |
亚兹德 Yazd |
拉什特 Rasht |
阿拉克 Arāk |
| 加兹温 Qazvin |
库姆 Qom |
阿尔达比勒 Ardabīl |
塞姆南 Semnān |
阿斯塔拉巴德 Astarābād |
| 克尔曼沙赫 Kermanshah |
赛内赫 Senneh |
阿瓦士 Ahvāz |
萨南达季 Sanandaj |
布什尔 Būšehr |
| 穆哈马拉 Moḥammara |
扎黑丹 Zāhedān |
阿巴斯港 Bandar 'Abbās |
内沙布尔 Nishapur |
克尔曼 Kermān |
| 沙里 Sari |
哈马丹 Hamadān |
塔巴斯 Ṭabas |
阿莫勒 Āmol |
达姆甘 Dāmḡān |
游戏内介绍
18世纪的伊朗陷入了暴力与混乱的漩涡。统治长达两个多世纪的萨法维王朝已日薄西山,每一任沙阿皆比前任更为软弱无能,最终被一场猛烈的起义轰然推翻。当旧秩序逐渐褪色之际,一颗耀眼的新星在历史舞台上冉冉升起——野心勃勃且手腕铁血的纳迪尔沙阿。他大刀阔斧地改革军队,随后挥师南下入侵印度,肆无忌惮地洗劫德里,将莫卧儿帝国的无尽财富收入囊中。与此同时,他将伊朗的影响力扩展至乌兹别克地区、高加索山脉,乃至阿拉伯海岸的若干据点。在其统治的巅峰时期,纳迪尔沙阿建立的帝国堪称世界上最强大的政权之一,他所打造的军队规模之庞大,直到20世纪末才被后世超越。
纳迪尔沙阿之死在伊朗留下了灾难性的权力真空。这位铁血君主生前因惧怕被篡位,曾亲手命人剜去自己最有前途继承人的双眼,而他的大部分家族成员也在他身后惨遭处决。昔日效忠于他的将军们为争夺最高权力而兵戎相见,同时边疆省份纷纷宣布独立,建立各自的小王国。在这场混战中,赞德家族与卡扎尔家族脱颖而出,成为争夺纳迪尔帝国残余的最有力两大竞争者。在一段为期二十年的短暂喘息期内,赞德家族的领袖卡里姆汗成功掌控了设拉子、德黑兰和伊斯法罕这三座权力中心。然而随着他的辞世,内战重燃烽火,直至1796年,胜利者终于最终水面。这一次,卡扎尔家族成为了这场漫长权力争夺战的赢家。他们在伊朗政治舞台上的主宰直到1925年才谢幕。
卡扎尔王室的血脉可追溯至乌古斯突厥人的卡扎尔部落。这一部族最初扎根于亚美尼亚高地,后在萨法维王朝统治时期被有计划地迁移至里海东南沿岸地区。在纳迪尔沙阿的统治时期及其之后的动荡年代中,卡扎尔部族中涌现出几位卓越的军事领袖,但直到卡里姆汗辞世后,才由阿迦·穆罕默德汗最终确立了卡扎尔家族作为伊朗新任统治王朝的地位。
阿迦·穆罕默德汗的童年在人质生活中度过,更是在年仅六岁时便遭受了阉割之痛。这段磨难反而锻造出一位异常聪慧且坚韧不拔的统治者。他的政治生涯始于卡扎尔部落的内部整合,成功确立了自己作为家族领袖的地位。随后,他将雄心壮志投向伊朗全境,先后攻克了赞德家族掌控的重要城市,并将首都迁至德黑兰,此举塑造了伊朗直至今日的政治地理格局。与此同时,他还成功将高加索地区的部分领土重新收回国家版图中。
通过不懈努力,阿迦·穆罕默德不仅防止了伊朗的完全崩溃,还恢复了国家的历史疆界,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久违的稳定。然而,这一切成就背后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与其远大抱负相伴的是阿迦·穆罕默德对极端暴力的偏好,他的征服之路上鲜血横流,成千上万生灵涂炭。攻占克尔曼城时,他残忍地令20000名男子双目失明;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受害者沦为乞丐,流落于伊朗各地,诉说着那场降临在家乡的可怕灾难。
阿迦·穆罕默德于1797年遭遇暗杀,但与纳迪尔沙阿和卡里姆汗不同,他提前为王位继承做好了规划,指定侄子法特赫·阿里为继承人。法特赫·阿里沙阿在有限条件下尽力施政——虽然他再次将高加索地区丧失给俄国,但他成功在伊朗全境维持了和平稳定的局面,甚至带来了小幅经济增长。考虑到前一世纪的严重动荡,这已经是相当不易的成就。当时的伊朗仍是一个由联盟王国和部落构成的松散邦联,而非紧密统一的国家,政府在主要城市之外的统治力有限。约有半数人口仍过着游牧或半游牧生活,除了缴纳赋税外,基本保持自治状态。
法特赫·阿里不仅致力于巩固国内各方联盟,同时也对中央王权进行了深刻变革,逐步摒弃突厥人传统的部落汗国模式,转而采纳更为古典的君主制概念。他重新启用了古波斯的“撒罕沙阿”尊号(王中之王),并任命自己的诸多儿子担任各省总督,从而扩展了自己的直接掌控力。这一时期对伊朗历史文化的重新关注,结合法特赫·阿里本人对艺术的热爱,在全国范围内催生了一场艺术与文学的复兴运动。他对肖像画艺术尤为推崇,如今仍有大量描绘他独特形象的画作保存下来,这些作品生动地记录了他纤细的腰身和标志性的胡须。
然而,法特赫·阿里的执政时期也见证了与欧洲列强日益频繁的接触,这种互动将深刻影响后续的整个卡扎尔王朝。他漫长的统治期(1797-1834)恰与拿破仑战争时代重叠,在此期间,欧洲各国急于寻找新的盟友以支持其卷入的连绵不断的冲突。这些国家热切地将目光投向东方,但反拿破仑联盟中不断变化的政治结盟关系,却常常导致伊朗在最需要外部援助之际被无情忽视。
随着王位由法特赫·阿里沙阿传至其子穆罕默德沙阿,欧洲列强对伊朗的干预变得更为直接。俄国在高加索战争中的胜利导致签订了一项不平等条约,该条约赋予俄国商人自由进入伊朗市场的特权。不久,伊朗市场便被廉价欧洲商品淹没,严重削弱了本土工匠的生计,对国家经济造成伤害。英国与俄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争夺战——即“大博弈”正处于白热化阶段,两个帝国都深度介入伊朗内政。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有意阻碍了伊朗的现代化进程——最为明显的例子是,他们长期阻挠伊朗境内铁路网的建设,理由是担心铁路可能会将伊朗军队迅速运送至各自边境。而铁路系统的缺失也直接阻断了交通与通信基础设施的发展,而这些基础设施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改变其他国家的面貌。
然而,历史变革的曙光已然在地平线上浮现。纳赛尔丁沙阿于1848年登上大位,在长达51年的统治期间,成为了卡扎尔王朝最具影响力的君主。他数次踏足欧洲大陆(成为首位进行此类旅行的现代伊朗君王),并对所见的西方奇观与科技进步进行了详尽记录。受到个人爱好的驱使,西方艺术形式开始在伊朗土地上扎根、蔓延,特别是欧洲绘画风格与摄影技术,逐渐得到波斯社会的接纳。
受西方经历与接触的深刻影响,纳赛尔丁在伊朗推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他创办了伊朗历史上第一份报纸,全面重构税收体系,扩充军备力量,同时建立了邮政和电报系统。他还积极与西方投资者洽谈合作。这些改革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了卡扎尔王朝统治下伊朗的社会面貌,但却未能赢得国内民众的广泛支持;更为复杂的是,这些现代化举措反而加速了英国和俄国对伊朗社会的渗透与影响。
纳赛尔丁的遇刺非但没有平息公众的不满,反而成为更大风暴的前奏。伊朗在财政上每况愈下,被迫向俄国大量举债,同时将国家宝贵的经济特许权变卖给各路欧洲列强。人民对外国势力深入干预国家内政的忧虑与日俱增,对卡扎尔王室的信任已降至冰点。1906年,穆扎法尔丁沙阿被迫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宪法,同意与民选议会(马吉里)分享统治权力,但他本人却在不久后离世。继位的穆罕默德·阿里沙阿对这一政治让步极为不满,试图强行解散议会,甚至在俄国和英国的暗中支持下,悍然炮轰议会大厦。然而,这一暴行适得其反,只是进一步点燃了伊朗人民的立宪热情,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各地。最终,革命者成功推翻了穆罕默德·阿里沙阿,拥立其年幼的儿子艾哈迈德登基,并在德黑兰重新恢复了议会权力。
尽管立宪革命在伊朗现代史上镌刻下深远的里程碑,但这场民主运动的成果却未能长久维系。1907年,英国与俄国公然签订协议,将伊朗领土划分为各自的势力范围,并强行解散了第二届议会。此时的卡扎尔末代沙阿已沦为毫无实权的傀儡。随后的数年间,伊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漩涡中不幸成为俄国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战场,饱受战火蹂躏。1921年,军方将领礼萨沙阿·巴列维发动政变,推翻了艾哈迈德沙阿·卡扎尔;到1925年,这位末代卡扎尔君主被正式剥夺所有权力。至此,伊朗卡扎尔王朝正式落幕,而巴列维王朝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
主题曲
卡扎尔主题曲由两首乐曲组成,开始的音乐为“让发丝与我相依”(Ta Be Zolf–e Khish;تا به زلف خویش)为哈扎尔王朝时期流传的一首塔斯尼夫(Tasnif)体裁音乐;3:05开始的音乐为“我的祖国”(Vatanam;وطنم),又名“国王康宁”(سلام شاه)或“新生伊朗”(ایران جوان),19世纪末的卡扎尔王朝的国歌
专属事件
| 游历日记 | |||
| 触发条件 | 拥有3个同盟 | ||
| 事件描述 | 一位卡扎尔官员从对其他帝国的考察旅程中归来,出版游记与民众分享他的见闻。然而,细心的读者们抱怨他避重就轻,舍弃了重要的外交对话,转而沉迷于奇特的个人兴趣爱好。 | ||
| 选项1 | 国际交往应当作为公共知识公开透明。 | 选项2 | 应当详细记述更多关于树懒生活习性的观察。 |
文化值+1000
|
立即进入庆典 | ||
| 全新视角 | |||
| 触发条件 | 研究科技大量生产 建造百货商店 |
||
| 事件描述 | 新发明的相机引领卡扎尔人民以全新视角观察自身与周遭世界。家庭成员们涌入摄影室,将容颜正式定格永存;而热衷摄影的业余爱好者则携带相机走入街头巷尾,捕捉更多自然真实的生活瞬间。 | ||
| 选项1 | 借助科技,人们重新认识自我。 | 选项2 | 猫咪在镜头下的确魅力十足…… |
科技值+500 文化值+500
|
幸福值+1100
|
||
| 古代悬崖 | |||||
| 触发条件 | 拥有波斯庭院 曾扮演波斯 研究市政民族主义 选项3为薛西斯专属选项 |
||||
| 事件描述 | 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辉煌遗产在卡扎尔帝国境内重焕生机。艺术家们从先祖的宏伟作品中汲取灵感,对古代岩石雕刻这种传统权力象征产生浓厚兴趣。他们认为,这是统治正统性的体现——一种即使现今仍然可以借鉴运用的宝贵遗产。 | ||||
| 选项1 | 在古代雕刻旁增添新的皇家雕刻。 | 选项2 | 在宫殿中安装原版的精确复制品。 | 选项3 | 颂扬性艺术越多越好! |
所有定居点+3 文化值
|
巨作+6 文化值
|
巨作+2 影响力
|
|||
| 帝国之眼 | |||
| 触发条件 | 在庆典中启用传统苏莱曼尼耶宫 | ||
| 事件描述 | 在卡扎尔宫殿的宏伟大厅中,一幅幅真人大小的皇室肖像庄严地俯视着经过的访客。画作中那深邃丰富的油彩色调与精心融入的权力象征,比画中人物生前所言的任何词句都更有力地诉说着王朝的辉煌传承。 | ||
| 选项1 | 肖像画艺术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表现形式,在皇家赞助下蓬勃发展。 | 选项2 | 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品本身就承担着外交作用。 |
金币+1000
|
影响力+75
|
||
| 战争新纪元 | |||
| 触发条件 | 研究市政新式军队 | ||
| 事件描述 | 现代化时代呼唤现代化军队,一位有远见的总督正大力推动卡扎尔军事力量的革新理念。他不仅邀请其他帝国的军事顾问前来培训部队,还组织翻译国外先进的军事教范。 | ||
| 选项1 | 凭借这些改革,卡扎尔将主宰世界格局。 | 选项2 | 现代化是帝国稳定的基石。 |
| 扩张属性点+1 | 经济属性点+1 | ||
| 古今传统 | |||||
| 触发条件 | 拥有2个波斯园林 | ||||
| 事件描述 | 浓郁的咖啡芳香中,社交咖啡馆(ghahve khaneh)的顾客们围绕着紧张激烈的西洋双陆棋与国际象棋展开热烈讨论。然而,当哀悼剧表演开始时,整个店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齐聚一堂,沉浸在这些古老故事的歌谣、舞步与蕴含的智慧中。 | ||||
| 选项1 | 哀悼堂守护着不容忘却的珍贵知识。 | 选项2 | 在咖啡激发下的思想碰撞孕育着未来变革。 | 选项3 | 传统智慧与现代思潮携手引领帝国迈向未来。 |
哀悼堂+3 幸福值 科技值-400
|
社交咖啡馆+3 食物 文化值-400
|
波斯园林中的社交咖啡馆+1 影响力
|
|||
| 疆土扩张 | |||||
| 触发条件 | 在20回合间征服1个定居点、征服1个原属于卡扎尔的定居点 (这里应该是官方写错了,我猜测设计目的应该是“在20回合间先被征服1个定居点,再征服1个原属于卡扎尔的定居点”) 选项3为薛西斯专属选项 |
||||
| 事件描述 | 领土丧失曾是卡扎尔帝国的痛楚伤疤——但这段历史已成过去。曾经被强行夺走的人民如今重归帝国怀抱。然而,恢复昔日荣光仅是通往伟大的第一步。 | ||||
| 选项1 | 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得到支持才能拥有生产力。 | 选项2 | 这些胜利彰显了将领们的非凡军事才能。 | 选项3 | 所有城市都将在薛西斯的强大面前俯首称臣。 |
| 首都+1移民 | 萨达尔+30经验值 | 戈拉姆激活坚决能力(+2战斗力) | |||
| 虚假投降 | |||
| 触发条件 | 使用戈拉姆击杀1个俄罗斯的单位 | ||
| 事件描述 | 俄国将军小心翼翼地走向当地汗王,准备接受自己的失败。突然间,枪声划破长空。空气瞬间凝结。随后,那位将军在马鞍上猛然一颤,缓缓滑倒至地面。 | ||
| 选项1 | 此刻正当乘胜追击。 | 选项2 | 卡扎尔将军绝不会落入如此拙劣的圈套。 |
生产戈拉姆时+15% 生产力效用
|
萨达尔+30经验值 | ||
| 天堂花园 | |||
| 触发条件 | 建造天堂花园后进入庆典 | ||
| 事件描述 | 步入天堂花园,城市的喧嚣顿时消散无踪。树木在和煦微风中轻声私语,水面在午后阳光照耀下泛起粼粼波纹,百花吐露天国般的馥郁芳香。亭台瓷砖上镌刻的诗人妙句,见证着此地蕴含的无尽灵感——只要人们愿意驻足静坐,用心聆听。 | ||
| 选项1 | 片刻宁静能为灵魂注入新的活力。 | 选项2 | 这座花园的魅力令每位访客心旷神怡。 |
奇观+3 幸福值
|
城镇+3 幸福值
|
||
| 熊熊动力 | |||
| 触发条件 | 分配8个工厂资源 拥有3个火车站 |
||
| 事件描述 | 纵横卡扎尔帝国的铁路网络片刻不得安宁。蒸汽机车的轰鸣与尖锐汽笛声交织成财富的交响曲,昼夜不息地穿梭,将货物与旅客送往那些不再遥远的目的地。 | ||
| 选项1 | 未来如同支撑它的黄金般璀璨夺目。 | 选项2 | 现代世界构建在铁轨之上。 |
火车站+3 金币
|
火车站+1 影响力
|
||






金币
科技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