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Ming)
文明信息
侧重点 经济、科技
解锁条件 扮演 汉朝
改良3个 丝绸
定居点放入8个资源
后续解锁 清朝
领导者
(地理)
孔子
奇观 紫禁城
开局优势 丝绸(5)
海岸(25)
“明”者,光明、美丽、辉煌之谓也。大明王朝如日中天,照耀寰宇。浩瀚社稷中,文人墨客与朝廷重臣,黎民百姓与帝王将相,悉数各司其职。明朝敛四海之精华于京师,汇天下之瑰宝于中枢,如日月之光华内聚,复又普照各方。承大明之天命,光耀四海八荒。



特性


明朝从蒙古统治的元朝阴霾中崛起,随即将注意力转向内政,致力于振兴汉族传统,同时巩固中国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在此期间,长城得到了大规模扩建和加固,一个兼具防御和朝贡性质的体系也随之建立。明朝的商品在全球市场上备受追捧,享有盛誉。然而,随着白银来源逐渐枯竭,军饷无法按时发放,导致明军哗变。这一系列事件最终为满族主导的清朝崛起创造了条件。


永乐大典
首都+50%科技值,槽位中每放有一个社会政策(而非传统),每回合-15科技值
建造紫禁城时+30%生产力效用


迅雷铳(Xunleichong)
明朝特色步兵单位。在无地貌的地块中时+4战斗力。拥有远程攻击
明朝是战争战术革命的见证者。尽管火药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将其用于制造武器仍处于试验阶段。赵士祯是火器研制的大师之一,他发明了“迅雷铳”:一种集火枪、盾牌和长矛于一体的武器。五个铳管装在盾牌上,可以为射手提供一定程度的掩护。枪托设计为一把可拆卸的斧头,可在近身战斗中使用。当倒转使用时,这个装置还可以充当长矛。因此,“迅雷铳”同时具备远程、近战和反骑兵的功能。
这种武器是否实用?曾经大规模部署过吗?并没有。但它依然是实验和想象力的产物,代表着一次尝试——试图用全新的手段在战场上造成伤害,并尽最大努力去发掘可能性。

文官(Mandarin)
明朝特色商人。平民单位,可建立贸易路线,从外国定居点进口资源。执行“创建道路”行动时,+100金币
“文官”是通过科举获得职位的学者官员,他们从长期推行的选贤制度中产生,非通过世袭继承。在明朝,科举制度经历了多次修改,除古典文学和写作等传统题目外,还加入了法律和时事政策。作为儒家价值观的代表,许多文官以加官进爵为目标,而另一部分则以不同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例如教学、司法、征税以及担任地方领导。

明长城(Ming Great Wall)
+5文化值。从防御工事建筑和改良设施获得+1金币相邻加成。明朝特色改良设施。无时代限制。视为防御工事,防御时+6战斗力。不会移除地块上的仓库加成。只能建成一条线。不能分支或分叉
汉朝灭亡之后,长城一度遭到忽视,直到明朝时期才重新得到重视。明朝与其之前的王朝一样,面临着北方蒙古人的持续威胁。于是在1421年,明朝为了更直接地应对这些挑战,将首都迁至北京。面对北方的不断威胁,明朝皇帝采取了加固城市周边防御工事的措施,这不仅包括修复和维护既有的老旧城墙,也涉及对其进行扩建,以便更有效地抵御可能的入侵。
明朝对长城的态度与汉朝大相径庭,将其视为一种纯粹的防御设施,而非进攻手段。明长城被建造在边境线上,作为抵御外来入侵者的最后防线。为了加强这一防御功能,明朝在建设中投入了大量时间和财力,采用石块和砖块代替传统的土坯来修建和加固城墙。得益于更先进的技术,明朝能够在更陡峭的山坡上建造城墙,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作为防御优势,而且还能在石制城墙上开凿出各种辅助防御设施,包括垛口和箭孔,以增强其防御能力。
虽然长城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满族征服者的进攻速度,但它也未能阻止明朝最终的灭亡。尽管遭遇了这样的命运,明长城至今仍然是最知名且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它不仅成为了中国人力量与坚韧的永久象征,也展现了中国灿烂而辉煌的历史。




市政树



九边重镇
Nine Garrisons

800
解锁 明长城
解锁 神机营

[精通]
800
在拥有银行的定居点中,明长城+2金币
与迅雷铳相邻的远程单位+3战斗力

里甲制度
Lijia

1200
解锁 保甲制度
在城镇中购买建筑时+25%金币效用

[精通]
1200
首都+2资源容量

大明律
Da Ming Lu

1200
解锁 大学士
文官使用“创建道路”行动时,+25科技值

[精通]
1200
解锁 紫禁城
+1定居点上限



城市名称


应天 南昌 济南 太原 成都
云南 南宁 庐州 武昌 泉州
长沙 北平 汉阳 襄阳 荆州
厦门 洛阳 临洮 西宁 银川
琼山 西安 福州 奴儿干都司 广州
杭州 桂林 贵阳 开封 汉口



游戏内介绍


公元1368年至1644年间,明朝被誉为当时世界上最富裕和强盛的王朝。即便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或莎士比亚时代的伦敦相比,明朝的繁荣与奢华也无可匹敌。因此,在之后的时代中,许多欧洲殖民者都急切地希望能够进入中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逐渐显现出自满的倾向。长久的和平与稳定使得经济和社会发展陷入了停滞。当帝国走向末期时,欧洲列强已经开始崛起,逐步成为世界舞台的领导者。

明朝是一个庞大的帝国,由士人、宦官、庞杂的官僚体系、巨额财富、僵化的政治以及孤立主义组成。在这一时期,儒学思想演变成了宋明理学,秘密社团悄然形成并在背后操控局势,而周边国家则对朝廷的威严深感敬畏,纷纷俯首称臣。

孤立主义从未被视为好策略。对于元朝统治者而言,它体现为对汉化的排斥和对蒙古传统的坚守。这导致了元朝内部文化的孤立。因此,当帝国遭遇重大灾难(尤其是瘟疫和饥荒)时,革命随即爆发。在十四世纪,一群以反元复宋为口号的义军涌现,最后,出身幽微的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新的中央集权王朝——大明。他拆除了前朝的旧都大都,将之改名北平(然而,这座城市将在未来的新时代被作为首都,并被重新命名为北京),然后占领集庆,改为应天府,之后便定都于此。也许人们更熟悉它今天的名字:南京。

明朝的早期阶段致力于国内外关系的重建与修复,包括以黄老之术休养生息,恢复因连年天灾与战争而遭破坏的生产,以及重建与周边国家的朝贡制度。此外,明朝还保留了蒙古统治时期的一些特色,例如著名的蒙古骑兵。明太祖朱元璋还制定了《大明律》,并创立了“锦衣卫”这一特务机构,以确保法律得到执行,同时巩固皇帝的统治地位。

界定明朝的疆域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明朝与周边地区维持着特殊的关系,而不同定居点对朝廷的忠诚度则依赖于它们与首都的相对距离。例如,在居住着非汉族牧民的满洲地区,明朝通过派遣小规模驻军以及与当地部族建立联盟的方式来实施控制,各部族实质上仍由部族内部自行统治。因此,尽管可以说朝廷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这一地区,但这片土地是否完全属于明朝的范畴,却是一个没有绝对答案的问题。

诸如朝鲜之类的地区有时会向明朝献上礼物以求得到保护。这种做法虽不构成正式的同盟,但可视为一种默契协议。而双方是否对这种协议有相同的理解,则尚存疑问——举例而言,当暹罗(阿瑜陀耶)献上贡品时,他们可能只是将其视作赠送礼物的单纯行为,而明朝则解读为对其效忠的承诺。

在另一些地方,边界的界定则较为明确。向西,长城展现出它最为壮丽的部分,鉴于宋朝最终不敌蒙古的入侵,这一策略显得尤为明智。

在明朝,社会被分为几大阶层:士(士绅)、农(农民)、工(手工艺人)和商(商贾)。其中商人的地位较之于前朝有所提升,与此同时欧洲及日本社会中商人也开始拥有了更强的影响力。

“Mandarin”一词虽然与中文紧密相连,但实际源自葡萄牙语,这个词是对马来语“menteri”的误读,而“menteri”又源自梵文“mantri”,意指“顾问”或“士大夫”。这个称号被赋予那些认真钻研儒家典籍并通过一系列不同层次考试的人士。这些人通常出身于士绅阶层,但其他社会阶层的成员同样有机会实现跃迁。无论如何,他们与儒家文化的联系都十分密切。

在明朝时期,宦官的势力逐步增强,他们主要来自于被征服的地区。被俘虏的士兵通常会被阉割,作为一种惩罚。然而,一旦成为宦官,这些人便获得了从事有利可图工作的机会。他们被视为对皇帝忠诚且毫无威胁的人群,并且能与官僚体系中的权力相互制衡。这两个群体之间的持续紧张状态反映了皇权与儒家官僚体系之间的斗争。尽管明朝的开国皇帝洪武曾禁止宦官学习,并强调遵循传统,但许多宦官仍然赢得了显赫的名声。

郑和是探险时代杰出的航海探险家之一。作为一名宦官,他在1405年至1433年期间,指挥了由中国出发、最远至东非,途经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庞大探险及宝船舰队。郑和诞生于明朝征服云南之前,当时该地区仍由蒙古军队占领。明军入侵期间,他被掳走并遭到阉割,被分配予燕王朱棣。此后,他追随燕王,投身于一场因削藩政策而引起的皇位争夺战之中。这场叛乱成功之后,永乐皇帝即位,将北京顺天府作为了新的首都。

永乐皇帝热切地推进了木刻印刷术的发展,并且扩张了帝国的疆域(例如向越南方向拓展)。他也志在加强对印度洋贸易路线的掌控,这一策略与传统的孤立主义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永乐皇帝认为,由皇家出面向四方展示帝王权威是一种对海上潜在威胁力量的震慑手段。为此,他派出郑和七次远航,使用黄金和瓷器作为交换,从异国引进了各种奇珍异兽。然而,这种扩张主义策略引起了主张内向发展的儒家学者和朝中保守派官员的强烈不满。

相对的隔绝虽然足够稳定,但也导致了科学发展的缓慢。在明朝期间,对实用主义科学的研究——特别是蒙古和其他外国的技术或小玩意——被视为是奇技淫巧,因而并未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虽然在科学技术方面稍显落后,艺术及其他传统文化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正是这些领域的成就使得明朝在这些方面获得了极高声誉。

在明朝时期,宗教领域享受着一定程度的自由。大乘佛教、道教、民间信仰以及儒家思想的相互交融,塑造了今天人们所熟知中国宗教的面貌。伊斯兰教在这一时期也广受欢迎,不仅如此,开封也居住着相当数量的犹太人。虽然早期的中国基督教(景教)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耶稣会传教士曾试图通过将自己塑造为儒家学者类型的精英,来融入并影响一段时间内的中国社会。

然而即使辉煌至此,明朝最终仍负重累累,走向崩塌。

一切要从日本战国时代开始讲起。战国是指日本岛上各个藩国互相争斗的时代,不同地区的大名为了控制天皇与争夺幕府将军头衔而大打出手。丰臣秀吉便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战国三杰”之一。他并未将征服的目光局限在日本国内,而是决定入侵朝鲜和中国。这次远征并不成功,朝鲜在明朝的帮助下赶走了日本人。但当时的明朝已陷入严重的财政困境,为了驱赶日本人,他们选择将自治权授予与朝鲜接壤的女真族首领。

其中一名领袖叫做努尔哈赤。在其祖父与父亲被明军误杀后,他向朝廷提交了一系列的诉状,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这纸诉状大多与明朝那不尽人意的外交政策紧密相关,然而它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自立为汗并掀起了一场规模不小的叛乱,最终导致了帝国各地爆发了广泛的农民起义。

当日本战国时代告终,德川幕府随即宣布国门关闭。初期,这一决策对明朝看似有利,东侧的侵扰威胁似乎得到了解除。然而,明朝是日本矿山所产白银的主要出口国,随着日本闭关锁国,流入的中国的白银持续下降,加之战争损耗与苛税,大明的经济迅速陷入困境;士兵与农民的反叛活动随着后金威胁的加剧而日益增多。这场纷争持续了数十年,不仅将明朝逐步推向南方,甚至导致一批忠诚的遗民在越南南部寻找避难所。这场漫长战役的终结,促成了中国最后一个皇朝——由满族主宰的清朝的诞生。但清朝的故事,属于更靠后的时代……



杂项


  • 明朝文明标记是凤凰
官方的明朝演示图 明朝艺术设定



主题曲



明朝主题曲基于皂罗袍,为昆曲牡丹亭中最出名的一段唱段



专属事件

愤世嫉俗的科学家
触发条件 拥有大于或等于5个本时代金币建筑
拥有小于3个本时代科技建筑
事件描述 一名心灰意冷的学者在热情满满的商贩之间不停徘徊,仔细地浏览着各种商品,懒散地拿起一个豁口的杯子说道:“难道大明早已落后?”接着他大声叹气,将杯子放了回去。
选项1 贸易是经济的关键所在。 选项2 科技比金钱更重要。
经济属性点+1 科技属性点+1

开放国界
触发条件 第20回合仍没有创建过贸易路线
事件描述 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让帝国错失了很多良机,其中包括新的文化和食物,以及重要的贸易商机。孤立会导致发展停滞,因此很多人开始思考是否该向外界重新打开大门。
选项1 保持边境关闭。
文化值+125

开放大明,开放思想
触发条件 “开放国界”事件中选择选项1
事件描述 明朝向周边邻国开放了边境,居民对这项新政策既焦虑又好奇。有新的茶叶可供品饮,有书籍可以研读,智者相互交流思想。
选项1 关闭。
任务:与2个文明建立贸易路线。
幸福值+350

1370金榜题名
触发条件 生产文官
事件描述 一群士大夫焦急地等待着科举考试的结果出炉。他们如此担忧的原因其实也显而易见——多年来的刻苦学习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报效朝廷。
选项1 将进士及第的人才分配到计学领域。 选项2 指导取得功名的研究博物学。
金币+250 科技值+125

简单的需求
触发条件 征服其他文明的城市定居点
事件描述 一群愤懑不平的太监相约一道面见圣上,要求改善现有的工作条件。作为一个被剥夺了过去自我的边缘群体,他们没有丝毫权力,被训练为全身心服侍的奴仆。
选项1 满足他们的要求。 选项2 镇压他们的以下犯上。
幸福值+250
金币-125
金币+350
幸福值-250

事物的本质
触发条件 在遥远土地用拥有3个定居点
事件描述 扩张与传统间的紧张关系由来已久。但它还是如同刚生起的火苗一样,点燃了家人之间激烈争论的火焰。
选项1 虽然伴随着痛苦,但快速成长是好事。 选项2 在人们做好准备前,不能强迫他们改变。
首都+3移民
文化值-125
文化值+175

进步动摇社稷
触发条件 完成1个科技或市政?
事件描述 和谐、秩序与传统是明朝社会的支柱。但这些理念往往会被科学探究所颠覆,在科技进步过快时尤其如此。
选项1 科学可以支持明朝的价值观。 选项2 科学会破坏明朝社会。
科技值+175
文化值-125
文化值+175
科技值-125

迅雷不及掩耳
触发条件 (同一阶的)迅雷铳击杀3个单位
事件描述 所有使用过迅雷铳的人都相当谦卑。士兵一开始觉得很笨重,并在感受到力量之后透出紧张的笑容。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在使用中逐渐熟练,直到机械几乎成为身体的无缝延伸。
选项1 仅将精英培养为此单位。 选项2 公开招募使用者。
所有迅雷铳激活鲁莽能力(进攻时+3战斗力;防御时-2战斗力) 所有定居点生产迅雷铳时+25%生产力效用

万里长城
触发条件 拥有相邻的明长城
事件描述 明朝在长城建前便已十分强大,但没有能够传达他们真正权威的象征。如今,一座奇妙建筑矗立在那里,它以山石和泥土构成,展示了从虚无中创造美的神奇力量。
选项1 效率真高! 选项2 何等创新……
金币+250 科技值+125

丑闻发酵
触发条件 建造奇观紫禁城
事件描述 削菜皮虽不是什么令人愉快的工作,但仆人们有时站着工作时间过长,以至于渐渐被忽略——因此他们无意间听到了家族丑闻中许多劲爆的细节。
选项1 谣言如同货币般珍贵。 选项2 守口如瓶的仆人堪称无价之宝。
所有定居点专家+1生产力 影响力+50

法与理的界限
触发条件 完成特色市政大明律
事件描述 孔子应该会希望一位外交官在执行法律时遵循《大明律》。然而,政府与信仰之间的界线通常晦暗不明、难以捉摸。
选项1 法律对信仰持中立态度。 选项2 法律应该体现社会的信仰。
所有定居点建造寺庙时+25%生产力效用 每一个信仰你宗教的定居点+1文化值

紧密相连
触发条件 完成特色市政九边重镇
事件描述 一位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的指挥官正在检查驻守岗位的士兵。他们守护着宝贵的长城,这是明朝权力的象征,因此在任何极端困境中都必须坚守岗位。
选项1 守住阵线。 选项2 招募更多士兵。
最近的指挥官获得1次晋升 区块+15生命值回复

建立纽带
触发条件 完成特色市政里甲
事件描述 在一个宗族关系紧密的村庄中,小孩子再次伸手到鸡的身下,希望能再摸到几颗蛋,而他们的母亲则分着越来越少的大米,每一粒都弥足珍贵。因为食物已经严重不足。
选项1 合格的年轻人应该去海外务工。 选项2 必须发展当地经济。
所有定居点建造寺庙时+25%生产力效用 金币+250

迎头赶上
触发条件 在遥远土地拥有2个科技建筑
扮演孔子
事件描述 两位外交官站在地图前,一边观看一边大声讨论。尽管邻国遥远,然而却还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跟上他们的步伐。
选项1 研究邻国。 选项2 主动改善关系。
科技值+125 影响力+50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