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Mongolian)
文明信息
侧重点 军事、扩张
解锁条件 扮演 汉朝
扮演 波斯
改良3个
拥有3个攻城单位
后续解锁 清朝
俄罗斯
领导者
(地理)
孔子
薛西斯(阿契美尼德)
领导者
(战略)
叶卡捷琳娜大帝
薛西斯(万王之王)
奇观 额尔德尼召
开局优势
大草原即将迎来一场由马匹、勇气和无尽雄心构成的风暴。蒙古人策马前行,席卷一切。



特性[回到顶部]


无垠的大草原上,铁木真——后称成吉思汗——统一了长期纷争不断的部落,并率领他们征服了当时已知的世界。蒙古人不仅以其精湛的骑射技艺闻名,更开创性地在战场上运用了火药。在内政方面,帝国表现出罕见的宽容,允许宗教自由,确保道路安全,并建立了先进的通关文书制度。然而,随着大汗的逝世,这个庞大的帝国逐渐分崩离析。


搏克
当你占领对手的定居点时,获得当前能够生产的最强骑兵单位,但生产开拓者时-50%生产力效用
每在遥远土地上有1处控制的定居点,以及在本土中拥有1处征服定居点,便获得“世界不够大”传承路径的1点
建造额尔德尼召时+30%生产力效用


怯薛歹(Keshig)
蒙古特色远程单位。拥有+1移动力,击败敌方单位后恢复15生命值。视为骑兵单位,无视控制区
蒙古帝国领导体系以宗族忠诚和大汗个人魅力为核心,极为复杂。暗杀时有发生。蒙古包为临时帐篷,忠诚护卫(蒙古称“怯薛歹”)对领导者至关重要。这些护卫从最优秀、最值得信赖的蒙古战士中挑选。“怯薛歹”意为“受到祝福之人”。作为回报,怯薛歹常获授予加入统治者氏族的资格。
怯薛歹传统在多个受蒙古影响地区得以保留,包括印度莫卧儿王朝(该词后指代宫廷卫队武器)、中国元朝,以及成吉思汗去世后涌现的各大小汗国。

那颜(Noyan)
蒙古特色军队指挥官。指挥半径中的骑兵单位+50%夹击加成
蒙古军队并非按士兵,而是按家庭进行分组。按照十进制系统,分为十户、百户、千户和万户。千户(明罕)和万户(图门)的首领被称为那颜。在和平时期,那颜管理自己辖下的家庭;在战争时期则从所辖家庭中招募士兵并带领他们参加战斗。

站赤(Örtöö)
+5金币。为处于此位置的任意蒙古单位恢复移动力。蒙古特色改良设施。无时代限制。不会移除地块上的仓库加成。无法放置在崎岖地形、河流或有地貌的地块上
在如今即时通信盛行的时代,很难想象在依赖信使进行信息传递的时代,信息流动对于一个国家运作的重要性。对版图广阔、横跨整个世界的蒙古帝国而言,将消息迅速从中国传递到波兰成为了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为了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蒙古人创立了站赤系统。在这个体系中,信息被传递给不同的驿站,每到一个驿站,就有新的骑手和马匹接过信息,继而快速前往下一个驿站。每个驿站大约相距50千米,通过这种方式,信息可以在一天内传递320千米。蒙古帝国灭亡后,俄罗斯人采纳了这个高效的信息传递系统,并最终发展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邮政服务。




市政树[回到顶部]



汗国
Ulus

800
解锁 站赤
解锁 腰牌

[精通]
640
被占领城镇转换为城市不会产生双倍花费
+1定居点上限

四猎犬
Four Hounds

1200
首都中获得1名那颜
+1定居点上限

[精通]
960
骑兵单位+1移动力
解锁 巴特尔
+1定居点上限

大扎撒
Yassa

2000
解锁 札儿里黑
在非你创建的定居点中,站赤+4金币

[精通]
1600
解锁 额尔德尼召
+1定居点上限



城市名称[回到顶部]


哈拉和林
Qaraqorum
赛音山达
Sainshand
阿尔泰
Altai
阿依勒卡拉合纳
Ayil Qaraqana
霍哈努儿
Khökh Nuur
可敦
Kherlen Bar Khot
布儿吉埃热噶
Burgi Ereg
合儿郭纳黑朱布儿
Qorqonaq Jubur
瓦儿金库伦
Vangiin Khüree
达兰捏木儿格思
Dalan Nemürges
塔卡儿霍儿嘎
Tajkal Khorga
科布多
Qobdo
察乞儿马兀特
Chakirmaut
窝鲁朵八里
Qarabalghasun
托儿科的
Torqod
布儿吉埃儿吉
Burgi Ereg
乔伊尔
Choir
不儿罕合勒敦
Burkhan Khaldun
哈里儿图那乌儿
Hariltu Naur
恰拉乌恰不卡儿
Qara'un Qabcal
阿勒坦布拉格
Altanbulag
车车尔勒格
Tsetserleg
库伦
Khüree
巴彦图门
Bayantümen
乌里雅苏台
Uliastai
阿布拉格
Aurag
恰克图
Khiagt
乌兰固木
Ulaangom
杜伦不儿多格
Dulüün Boldog
库杜阿拉尔
Khuduu Aral



游戏内介绍[回到顶部]


公元1206年到1368年期间,蒙古帝国成为了历史上面积最大的连片帝国。与不列颠帝国的领土被海洋和其他地区分隔开不同,这个由伟大可汗建立的帝国是一个统一整体,其疆域从朝鲜延伸至欧洲,从北方苔原扩展到东南亚。更重要的是,蒙古帝国旨在建立一个多民族国家体系,融合了相对宽松的宗教自由、自由迁徙的理念以及充满活力的思想交流。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人民需要向那些马背上的统治者俯首称臣。

中亚东部历来是众多民族的汇聚地,这些民族并不常拥有相同的语言或文化背景(如突厥和蒙古语言的使用者等)。尽管如此,这些不同民族都共同遵循了一种以马匹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史书最早记载以马为中心的社会是匈奴,他们利用迅速的机动能力和精湛的骑术给汉朝时的中国造成了极大麻烦,以至于迫使皇帝承认他们的独立地位。

蒙古的历史主要通过《蒙古秘史》这一文献得以传承,它详细记录了蒙古人从神秘起源到伟大可汗的统治。与许多类似的历史相似,故事始于一只狼,是它奠定了蒙古族的基因。铁木真(即成吉思汗)出身于孛儿只斤氏(据传该家族的创始者是通过蒙古包烟囱显现的发光灵体)。铁木真出生于十二世纪下半叶,这位未来的大汗生活多艰,曾被一个敌对家族俘虏并成为奴隶。正是这段被俘并勇敢逃脱的经历,为他最终建立的传奇增添了绚烂光彩。

铁木真的崛起通常被认为无比血腥且充满暴力,但事实并非全然如此。实际上,他非常重视将政治联盟作为对抗战争的重要手段。这位未来的大汗致力于理解敌人的手段并加以融会贯通,这种策略在帝国拥有极为多样化的民族时显得尤为珍贵。公元1206年,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意为“大海般的君主”,象征着他的统治广阔无垠。成吉思汗的征服之路延伸至蒙古之外,进入中国北部,再穿越至中亚平原、俄罗斯、格鲁吉亚和里海。蒙古部落(该词源自突厥语“ordu”,意指“皇家营帐”)巧妙利用敌人的轻敌心理,假意逃离战场,分散敌人战线,随后攻击敌方被拉长的薄弱行列。恐惧同样是一种强有力的武器,有时蒙古大军进发的消息就足以令对手不战而降。

蒙古人的行动极具毁灭性,所经之处几乎人口几乎灭绝。这种情况在西夏(位于中国北部)、布哈拉和撒马尔罕等城市尤为明显;伊朗历史学家指出,蒙古人的侵袭导致了近四分之三人口遭到屠杀。

蒙古军队的核心是骑兵,其战术核心在于迅速机动。每位士兵配备多只马匹,以便在必要时更换骑乘,保证持续的战斗活力。作为平原游牧民,他们通常擅长利用自然资源来维持马匹的精力。由于完全适应草原严酷的冬季,他们经常选择在河流结冰或对手不擅长作战的时节发动进攻。战斗中,蒙古军以密集的箭雨作为开场,在敌人几乎耗尽所有战斗力后才发起骑兵近战。随后,他们还学习了攻城战和火炮使用技术,但却一直未能完全掌握海上作战的要诀。

蒙古战术在日本和东南亚的战役中反映出其局限性。高温多湿的气候削弱了蒙古弓的效能,而他们的马匹在密林和海战中同样效果不佳。在这些地区,蒙古人被迫与对手展开势均力敌的较量,挫败应运而生,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发生在越南、日本和爪哇的战役。尤其是爪哇,蒙古人遭到正崛起的满者伯夷王国的背叛,而后者则借此一举在该地区占据霸主地位。

蒙古帝国建立后,其统治臣民覆盖了基督徒、穆斯林、亚洲人以及欧洲人,领土横跨亚洲大部分地区。有鉴于此,蒙古采用了多种治理手段:颁发允许人们自由通行的通关文书系统、建立广泛的驿站网络(用于物流与补给)、推行货币制度(包括纸币)来统一贸易标准,并设立钱庄。虽然蒙古人信奉的是萨满教,但也持有相对包容的宗教观念,帝国同时容纳佛教徒、基督徒、道教徒、穆斯林和摩尼教徒。在蒙古统治平原的时期实现了所谓的“蒙古和平”,这是一种通过武力确立的和平状态。丝绸之路不再受到诸多小部落和政权混战的影响和制约,唯一的强权主宰了这片土地。

但蒙古帝国最终仍走向了分裂。1227年成吉思汗逝世,王位由儿子窝阔台继承,但家族内部的争斗不断发酵。经过一代人后,蒙古帝国已经分裂成不同汗国,包括由忽必烈统治的元朝,俄罗斯平原的金帐汗国,中东的伊儿汗国,以及中间的察合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汗国慢慢吸收了被统治民族的文化及宗教:元朝逐渐汉化;伊儿汗国皈依伊斯兰教,最终被对手撕裂;察合台分裂为东察合台汗国和帖木儿帝国,其后裔又在印度建立起莫卧儿王朝(“蒙兀儿”,即波斯语中“蒙古”的转音);金帐汗国则分裂为了数个更小的群体。

蒙古帝国留下的遗产至今仍然存在。首先,该帝国给世界其他地区造成的心理创伤非同小可。蒙古人对敌人形成了恐怖的威胁,这些记忆至今犹在。然而,蒙古帝国确立了一个稳定且包容多民族的治理体系,为后世的帝国树立了典范。当蒙古人接受突厥的语言和风俗时,他们不仅为未来的帝国奠定了基础,还对印度和中国产生了深刻影响。



杂项[回到顶部]


  • 蒙古文明标记是民族象征索永布上面的火焰
官方的蒙古演示图 蒙古艺术设定



主题曲[回到顶部]



蒙古主题曲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原曲名为古之美(Эртний сайхан/Ertnii Saikhan),为长调(Уртын дуу/Urtyn duu)的一种,这种歌曲的特征是歌曲的长度很长,每个歌词都会被拉长音节吟唱;后半部分原曲名为瑟瑟寒风(Сэр сэр салхи/Ser Ser Salkhi),蒙古民歌,Сэр Сэр在蒙古语中是风的拟声词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