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海(Songhai)
文明信息
侧重点 经济、军事
解锁条件 扮演 阿克苏姆
扮演 埃及
扮演 阿米娜
拥有3个3格以上可航行河流的定居点
后续解锁 布干达
领导者
(地理)
阿米娜
伊本·白图泰
领导者
(战略)
哈莉特·塔布曼
哈特谢普苏特
奇观 阿斯基亚陵
开局优势 可航行河流
沙漠
平原
海岸
从萨赫勒中心地带出发,桑海人乘上河流的波涛,继而席卷世界。



特性[回到顶部]


随着马里帝国的衰落,其昔日附属国桑海崛起,发展成为非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桑海在该地区重振了伊斯兰教的影响力,复兴了廷巴克图的学术中心,并掌控了跨撒哈拉的贸易路线。然而,当携带火药武器的摩洛哥人入侵并寻求新的繁荣途径时,桑海帝国的命运已被注定。


苏丹历史
位于可航行河流上的城市+2资源容量,你在可航行河流上的贸易船只无法被掠夺
建造阿斯基亚陵时+30%生产力效用


金镯步兵(Gold Bangles Infantry)
桑海特色步兵单位。资源地块+5战斗力。掠夺贸易路线+100%金币
位于西非萨赫勒地区的桑海帝国曾是一个高效的征服型国家。他们从马里帝国手中夺取了大片领土,成为跨撒哈拉穆斯林网络中的关键枢纽。桑海的军队由多个兵种组成,包括河流水军、骑兵和训练有素的步兵。士兵们因手臂上佩戴的金镯而闻名。
继续使用中世纪的剑和长矛作为武器最终导致了桑海帝国的毁灭。即使在1493年阿斯基亚大帝统治时期,形势已经开始变化。当火枪进入战场,外部势力意识到占领桑海只是时间问题。1591年,摩洛哥率先发起进攻,桑海的盐和黄金都落入了装备精良的阿拉伯军队手中。

塔吉罗(Tajiro)
桑海特色商人。此平民单位可建立贸易路线,从外国定居点进口资源。创建贸易路线时,如果此路线拥有至少1条可航行河流,获得100金币
位于尼日尔河沿岸萨赫勒中心的桑海帝国,准备接管长期由马里帝国控制的贸易路线。当地贸易沿河进行,而长途贸易则主要集中于撒哈拉另一端的加奥、杰内和廷巴克图等城市。商人带来了玻璃、糖和马匹等奢侈品,以换取黄金、象牙、木材和各种当地生产的商品。桑海利用其军事力量实现了对撒哈拉地区贸易的垄断,财富的流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稳固了这个刚刚形成的帝国。

商队驿站(Caravanserai)
+5金币。从可航行河流和资源获得+1金币相邻加成。桑海特色改良设施。无时代限制。不会移除地块上的仓库加成。必须建在沙漠或平原上
中世纪的穆斯林贸易路线一路险象环生。从干燥的欧亚大草原到荒芜的撒哈拉沙漠,商人们在路途中需要休养生息和遮风挡雨之处。“商队驿站(caravanserai)”一词源于波斯语,因此这个词汇在桑海语中也许并不会被使用,但它所代表的概念对帝国来说却并不陌生——旅舍。穿越撒哈拉的贸易对桑海人而言十分重要,因此商队驿站对维持贸易路线的繁荣也至关重要。典型的商队驿站有用于防御入侵者(或风暴)的墙、牲畜棚、浴室、清真寺,以及小型市场。




市政树[回到顶部]



沙漠之舟
Ships of the Desert

800
解锁 廷巴克图
解锁 商队驿站
解锁 阿斯基亚陵

[精通]
640
在拥有集市的定居点中,商队驿站+2金币
解锁 泥砖

水域之主
Hi-Koi

800
战斗单位在可航行河流上+5战斗力

[精通]
640
河流不会耗尽移动力
解锁 伊萨

坎塔
Kanta

1200
塔吉罗的金币变为200点
+1定居点上限
若在本土可航行河流上的城市中打造宝藏舰队,则每支可获得1宝藏舰队点



城市名称[回到顶部]


加奥
Gao
埃苏克
Tadmekka
戈比尔
Gobir
戈亚
Gaya
卡齐纳
Katsina
扎里亚
Zaria
塔克达
Takedda
卡巴拉
Kabara
卡诺
Kano
瓦拉塔
Walata
西比里杜古
Sibiridugu
廷巴克图
Timbuktu
瓦拉塔
Oualata
塞古
Segu
班姆巴
Bamba
特加扎
Teghazza
亚特姆加
Yatemga
迪亚
Dia
阿拉旺
Arawan
提什特
Tishit
瓦丹
Ouadane
马西纳
Masina
杰内
Jenne
比尔马
Bilma
库基亚
Kukiya
卢拉米
Lulami
滕迪尔马
Tendirma
昆比萨利赫
Kumbi Saleh
泰南库
Tenenku
阿加德兹
Agadez



游戏内介绍[回到顶部]


在阿拉伯语中,非洲指的是由三块狭长地带组成的地区——撒哈拉沙漠,沙漠以南的干旱灌木带萨赫勒,以及南部土地肥沃的苏丹。15世纪,马里帝国分裂,地区陷入混乱。与此同时,欧洲航线取代丝绸之路,跨大西洋奴隶贸易加剧,局势愈加不稳。桑海帝国反映的是一种以军事化替代贸易和生产力驱动的帝国模式。

虽然丝绸之路自古已有,它的黄金时代却是在蒙古人统治时期,在此之前,阿拉伯哈里发国也为其繁荣作出了贡献。这时期的哈里发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阿拉伯与后来的土耳其势力主导了从中国来的财富在欧洲及西非的分配,同时商队把撒哈拉沙漠纳入了这条盈利丰厚的贸易路线中。公元1300年左右,伊斯兰世界建立了一个横跨从东南亚到摩洛哥的共同体。著名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游历了世界多国,见证了这一时代的繁荣。

在西非,前往麦加进行朝圣的旅程得益于这些路线,朝圣者得以与商队同行。那些未被伊斯兰教直接影响的较小非洲王国也由于丝绸之路的存在而积累了财富并增强了实力。在公元1000年左右,马里王国的君主皈依伊斯兰教。经过几代君王(曼萨)的治理,到了公元1230年左右,马里王国达到了其历史巅峰。马里社会层级分明:包括宫廷奴隶、组成战士阶层的猎人,以及宫廷本身。马里是由若干个基于民族划分的部落组成的部落联合体,其中桑海帝国便是这些部落之一。

桑海人是居住在尼日尔河沿岸的居民总称,包括索尔特族、多族和高族等多个部族。虽然历史记载有所残缺,但其王权制度似乎有其根源于阿拉伯的传统。桑海的君主血脉分为两类:统治阶级的血统和原住民的血统。随着桑海人对高地贸易路线的控制,他们的影响力逐步扩大。除了朝圣者以外,其贸易商品还包括黄金、盐、奴隶、可乐果、皮革、枣和象牙等物品。

在1460年,桑海正处于即将独立的关键时刻,而同一时期的明朝被视为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帝国,莫卧儿王朝紧随其后。那时,所有贸易活动几乎都需经由地中海的阿拉伯人来进行。然而,这种局面即将迎来转折。葡萄牙人建立了一个新的贸易网络,这对该地区产生了重大且破坏性的影响。他们为世界各国开辟了一条非传统的贸易路径及新的资源网络,桑海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

桑海王国宣布独立后,在国王桑尼·阿里的领导下,迅速扩张其疆域至前马里帝国的领土,其中包括了著名的首都廷巴克图。阿里的征服行动对这一地区造成了极大破坏——城市遭到彻底掠夺,著名学者受到压制,当地丰富的教育和文学传统遭到了破坏。通过对周边贸易路线的控制,桑海王国逐步积累起了财富,从而变得更加强大。

继桑尼·阿里之后,桑海王国的下一位显赫君主是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与桑尼·阿里热衷于残酷征战的做法不同,阿斯基亚·穆罕默德更致力于重建伊斯兰图书馆(这一机构在当时等同于学术研究中心),并重视国家治理。他建立了由地方长官管理的行省体系,彻底改革了帝国的社会基础设施,明确区分了战士与其他社会成员的角色,这些措施极大促进了穆斯林学术文化的兴盛。

阿斯基亚·穆罕默德的逝世触发了一场针对继承权的战争。装备着精良欧洲武器的摩洛哥看到了入侵的可能性。尽管如此,桑海帝国幅员辽阔,难以被完全吞并。摩洛哥军队占领了桑海的几个城市中心,而桑海人民则退隐至乡村地带,并作为一个民族群体生生不息至今,其中以丹迪人为最著名。




杂项[回到顶部]


  • 桑海文明标记是马里传统的编织物泥布(Bògòlanfini)的花纹
官方的桑海演示图 桑海艺术设定



主题曲[回到顶部]



桑海主题曲基于桑海人独特的音乐舞蹈体裁塔坎巴(Takamba),只能找到类似的原曲 ,但不知道具体的曲目
 

回到首页